中国煤炭工业杂志:锻造人才强链 登顶创新高地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检测检验中心以人才培养、科技赋能推动企业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8 14:12:18 冀中能源

稿件来源:中国煤炭工业杂志

锻造人才强链 登顶创新高地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检测检验中心以人才培养、科技赋能推动企业发展纪实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检测检验中心以人才培养和科技赋能为抓手,致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从2018年到2024年,已形成了从1名高级工程师到拥有18名高级工程师、1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15名注册计量师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了从技术追随者到7项行业标准制定者的跨越。累计斩获12项创新成果,5个项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行业赛道上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人才强基 淬炼精锐之师

2018年,检测检验中心面临人才“贫血”的严峻现实,仅有1名高级工程师、2名注册计量师,技术力量薄弱,制约着企业发展。

201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取消计量检定员资格许可事项的公告》,由注册计量师取代计量检定员从事仪表检定工作,但中心注册的计量师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2017年底,因冀中能源集团医疗体系改革,原由峰峰集团职防院管理的河北邯峰职业危害检测公司划转检测检验中心,由于人员调动、辞职等原因,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严重缺失。

2019年,应急管理部《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出台,对高级职称、注册安全工程师等技术人员资质提出严苛要求,更让检测检验中心站在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破局始于战略重构。检测检验中心将人才培养置顶战略清单,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育才体系。“学习大讲堂”应运而生,创新推行“需求导向+实战演练”模式,技术骨干精心创作“原子吸收法测定矿井水中钾和钠”等16门核心课件,直指检测短板;每季度开展业务比武,建立专业考试题库,对优胜者实施“荣誉+奖金”双激励;常态化开展“双盲”检测演练,倒逼技术人员提升实战能力。在河北省卫健委能力验证中斩获三项优秀,便是对这一模式的最佳褒奖。

2018年以来,“学习大讲堂”持续发力,先后组织90期专项培训,人才培养逐步结出硕果。2018年,1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河北邯峰职业危害检测公司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等关键岗位人员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考核。2019年,4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4人通过中级职称评审,2人通过注册计量师考试,专业技术结构实现“质”的跃升。为加速人才成长,检测检验中心让技术骨干在风洞智能化改造等重大工程中挑大梁。“在项目里摸爬滚打,比坐十年办公室成长都快。”一位参与风洞改造的工程师感慨道。

七年间,检测检验中心培养高级职称人员15名、中级职称人员16名,取得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16人、注册安全工程师4人。4人入选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河北局专家库。截至2024年底,检测检验中心有高级职称人员20人、中级职称人员23人,注册计量师18人、注册安全工程师12人。

2025年1月,为确保检测检验中心所属河北冀南矿业安全检测公司、河北邯峰职业危害检测公司、河北省矿用仪表计量站等法定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有效保持、专业人员能力的持续提升,检测检验中心制定了《取得与工作相关职业资格享受待遇的有关规定》,加大对通过与工作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人员的一次性嘉奖和岗位绩效激励力度,同时对报考人员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报考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为检测检验中心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破局 激活创新引擎

人才引擎全速运转,为科技创新注入澎湃动能。七年来,检测检验中心以“培养一流检测检验人才,建设一流检测检验机构”为导向,在科技研发工作上持续突破,完成了从技术跟跑到技术引领的蜕变。

2018年,水质化验室升级改造建立分析数据库,“矿井突水水源快速检测研究与实践”斩获冀中能源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为矿井水害预警装上“千里眼”;2020年,“高精度智能化风洞成套装备及技术研究与应用”摘得峰峰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后续更拿下冀中能源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煤炭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真正的突破,在于攻克“卡脖子”难题。检测检验中心自主研发的压缩氧自救器智能检定装置,实现自动供气、压力调节及数据采集,检测效率提升50%,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获得冀中能源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峰峰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针对织物芯皮带粘合强度检测难题,研发专用装备填补行业空白;智能化粉尘浓度测量成套装备、高效自动化电缆检测及废气处理系统、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装备的研发等项目,连续斩获河北省煤炭学会科学技术奖。2018年以来,检测检验中心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项,河北省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5项,冀中能源集团科技进步奖 6项,峰峰集团科技进步奖10项,技术影响力不断扩大。

创新成果不止于实验室,更要转化为生产力。七年间,检测检验中心斩获5项实用新型专利。从2021年的“一种具有O型工装的自救器氧压表检定装置”,到2024年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气体报警器检验装置”“一种电缆燃烧实验废弃过滤系统”,全部实现成果转化,创效超过200万元。

制定规则 树立行业标杆

标准是技术实力的“通行证”。七年间,检测检验中心主导制定7项省市级标准,彻底完成从“按标准检测”到“定标准引领”的身份转变。

2020年,《煤矿用激光甲烷传感器检测方法》《煤矿用管道瓦斯抽采综合参数测定仪 流量参数 检测方法》通过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审实施,为煤矿瓦斯检测立起规范;2021年,《自救器氧压表智能化检定装置操作规范》发布,统一行业检测流程;2022年,《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方法》发布实施,填补领域空白;2023年,河北省地方标准《激光甲烷传感器检定规程》发布,填补了河北省矿用激光甲烷传感器检定空白;2024年,《粉尘智能检测技术规程》实施,实现了检测数据自动采集与报告生成。

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规范了行业检测流程,更让检测检验中心在行业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主动。例如,《激光甲烷传感器检定规程》的出台,为河北省煤矿瓦斯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粉尘智能检测技术规程》的实施,推动了实验室检测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

从人才匮乏到行业标杆,检测检验中心的七年跃迁,是一部人才培养的“成长史”,更是一部科技创新的“突围记”。如今,这支以人才为基、以创新为翼的队伍,正以更昂扬的姿态领跑行业,持续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武法顺)